帶薪年假尚需落實
一方面休閑業發展呈現著快速增長,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期;另一方面,旅游呈現出黃金周扎堆的現象,很多人表示沒有時間旅游和休息當前我國居民休閑的發展,遇到巨大的時間瓶頸。
作為社會的需要,一些行業、工種是需要不停運行的。在這方面,多數單位對職工休息時間的保證已經形成了制度,這自然是十分可喜的。但是,也有一些地方、部門、企事業單位,以局部利益為考量而忽略了職工的休息權。
一種是為了工作或工資的需要而“自愿”加班。如2010年曾經造成極大震動的某工廠職工相繼跳樓自殺的事件,據有關專家事后分析,在釀成事件的諸多因素中,職工壓力過大是不可忽視的問題。雖然在該工廠的一些廠區,圖書館、網吧、運動場等都向員工免費開放,但是就像員工對媒體所說的那樣,他們沒有時間去享用這些硬件設施,原因就出在加班工資吸引員工超量工作,導致超時工作擠掉了職工的休閑生活。
另一個是帶薪年休假推行中遇到的一些困難。自2008年起,我國開始在全國推行帶薪年休假的`制度,這是我國假日制度的一個很有前瞻性的飛躍。然而基于我國經濟發展的現狀和勞資雙方認識未能完全到位,致使這個制度現在還未能得到很好的落實。
究其原因,自然也有現階段工作單位運行的客觀原因:對一個企事業單位而言,全體員工都同時放假是較為容易推行的,而要讓員工分散放假就需要對整個運行機制進行調整與平衡,這對員工較少或工種技術含量較高的單位而言,推行休假制度中難免遇到困難。在主觀方面,也有用人單位不愿意增加勞動成本。面對用人單位的難處,職工雖然也普遍希望自己的單位能夠積極地落實帶薪年休假制度,但是誰也不愿意用自己的這個“權利”去挑戰單位管理者對“飯碗”的掌握權,所以職工也就只好默認這種有權利卻不能落實的現實。
其實這種現象并不只出現在中國。在實行了帶薪休假制度許多年的一些市場經濟國家,假日休息不能很好落實的現象至今猶存。英國《金融時報》2006年8 月一篇題為《美妙假期為何不休》的文章,就列舉了英、澳、法、德、日、美等國職工都有許多假日沒有得到使用的現象。美國《華盛頓觀察》周刊2007年9月題為《有假不能放,美國半數上班族超時工作》的文章,便對此做了進一步的剖析。該文根據美國的一份民意調查指出,雖然受訪者大多一年享有一周到五周的帶薪假期,然而,“56%的受訪者表示沒有利用全部假期休息,30%的人休息時間不到一半,1/5的人只計劃休息一個長周末而不是整個假期”。
為什么半數以上的上班族要超時工作?一位公司人力資源部的高級副總道出了其中的奧妙:許多員工在經歷幾輪公司裁員,工作不穩定的情況下,不敢用滿整個假期。他們或是因為有很多的工作要做,或是為了要保住自己的飯碗,而不敢缺席得太久。
看來,我國帶薪年休假的進一步落實,我國假日制度的優化,都還需要全國上下的共同努力。需要通過相應的制度建設,努力保障職工應有的休息權利,推動現有假日制度的落實,并積極研究假日制度的進一步優化。
建議全國勞動保障部門行動起來,對有關用人單位的加班加點進行一次深入的調查,并在此研究的基礎上提出保障職工休息權利的具體辦法,以進一步制止用人單位非法侵占職工平日和假日休息的安排和行為;
建議國家有關部門對帶薪年休假制度的落實情況進行調研,以發現其當前未能普遍落實的具體原因,并且研究出有關解決的辦法(包括對確有困難的行業和中小企業的具體幫助,乃至必要費用的轉移支付),以推動帶薪休假制度的進一步落實;
建議國家有關部門對我國現行休假制度進行調研,深入了解我國居民對此的意見和想法,以期實現假日制度的不斷優化。
我們都熟悉一個“銀行家和漁夫”的故事:銀行家辛苦工作最后還是為了和漁夫一樣能夠躺在沙灘上享受陽光。既然工作掙錢的目的是休閑,那么,為什么不少打一天魚,多享受一天陽光呢?因為,只有得到了時間上的保障,隨著社會消費能力的提高,休閑產業才可能轉向深度發展,居民才能從休閑中獲得幸福。
(作者為中國社會科學院旅游研究所副所長)劉德謙
來源: 光明日報
【帶薪年假尚需落實】相關文章:
勞動法如何帶薪年假?09-17
關于放年假通知11-20
年假休不完怎么辦10-25
2017勞動法年假規09-17
勞動法年假規定幾天09-17
勞動法規定的年假09-17
帶薪年休假申請書02-17
年假沒有休完怎么辦10-29
休年假扣補貼怎么辦10-27
年假當年休不完怎么辦10-25